文章來源: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發布日期:2025-08-21
最近,28歲的林女士總覺得下腹部隱隱作痛,起初以為是吃壞了肚子,自行吃了點消炎藥卻不見好轉。沒過幾天,她開始發低燒,出現乏力,下腹越來越痛,伴有肛門墜脹感,白帶也變得又多又黃,還帶著難聞的氣味。去醫院檢查後,醫生告知她患上了盆腔炎。這讓不少女性疑惑:盆腔炎是什么?為什么會找上自己?今天,就帶大家一起識破盆腔炎的“偽裝術”!
先搞懂:到底什么是盆腔炎?
醫生的解釋讓林女士恍然大悟——盆腔炎(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,簡稱PID)並不是單一的“炎症”,而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組疾病的統稱,包括子宮內膜炎、輸卵管炎、輸卵管卵巢膿腫等。
盆腔炎的常見臨床表現
01下腹部疼痛
腹痛是盆腔炎最典型的“信號”。患者會出現下腹部持續性疼痛,活動或性生活後加重,有時還會伴隨腰骶部酸痛、肛門墜脹感。這種疼痛不像痛經那樣有周期性,常常被誤認為是“老毛病”或腸胃問題而被忽視。
02發熱乏力
炎症反應會導致身體發熱,體溫多在38℃以上,部分患者會出現寒戰、高熱,同時伴有全身乏力、食欲下降等症狀。若口腔溫度達38.3℃以上,則滿足PID附加診斷標准。
03陰道分泌物異常
顯微鏡觀察陰道分泌物能發現明顯異常:分泌物量增多,顏色發黃或呈膿性,質地粘稠,還可能伴有難聞的臭味。這與正常白帶的清亮、無味狀態截然不同,卻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陰道炎。
04子宮頸或陰道黏液膿性分泌物
子宮頸或陰道黏液膿性分泌物也是個明顯信號。簡單說,就是下面的分泌物會發黃、發綠,黏糊糊的,有點像膿,可能還帶著怪味。跟平時清亮、沒味道的白帶不一樣,這其實是炎症在“搞事”,說明感染可能已經影響到子宮頸或陰道了,得趕緊留意。
05泌尿系統“牽連”
由於盆腔與泌尿系統鄰近,炎症可能刺激膀胱,引起尿頻、尿急、排尿疼痛等症狀。這些表現容易被當作尿路感染,掩蓋了真正的病因。
盆腔炎的“偷襲原因”
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是病原體感染,淋病奈瑟菌、沙眼衣原體為主要感染病菌,多為陰道上行感染傳播,且多為混合感染。此外,宮腔內手術操作(如人流、放取環)、經期衛生不良、產後或流產後感染、鄰近器官炎症(如闌尾炎)蔓延等,也可能引發盆腔炎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-35歲的育齡女性是盆腔炎的高發人群,尤其是有多個性伴侶、頻繁更換性伴侶或不注意性生活衛生的女性,更容易被這個“PID”盯上。
發現“PID”,及時“打敗它”
如果出現上述多個症狀,一定要及時到婦科就診。醫生會通過婦科檢查、白帶常規、血常規、超聲檢查等明確診斷。
治療原則:以抗菌藥物治療為主,正確、規范使用抗菌藥物可使90%以上的PID患者治愈,小概率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治療。
早期規范治療能有效避免盆腔炎轉為慢性。慢性盆腔炎可能反複發作,還會導致輸卵管粘連、堵塞,引發不孕、異位妊娠等嚴重後果,對女性生育健康造成極大威脅。
預防“PID”,守護女性健康
雖然盆腔炎常見,但做好以下幾點能有效降低患病風險:
1. 注意性生活衛生,使用安全套,避免多個性伴侶;
2. 經期避免性生活,勤換衛生用品,保持外陰清潔;
3. 減少不必要的宮腔操作,如需手術應選擇正規醫院;
4. 積極治療陰道炎、宮頸炎等下生殖道感染,防止上行蔓延;
5. 加強鍛煉,增強免疫力,避免過度勞累。
6.PID患者治療期間需避免無保護性行為
溫馨提醒:盆腔炎這個“隱形殺手”雖然善於潛伏,但只要女性朋友們關注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,掌握它的“偽裝術”,就能早發現、早治療。
我們認為治療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醫療器械,
而是醫生的醫術、愛心與責任心。
我們知道對病人認真負責就是較好的醫德,絕
不讓患者多花壹分錢多受壹點苦。
我們堅守对每一位患者都细致入微,让患者能
對每壹位患者都細致入微,讓患者能